我最近参加了一个“家长委员会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”,对家长教育资源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,深感家长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富矿,其潜力之大、作用之巨,需要教育界重新认识。
家长教育资源有着基本的特点:最无私,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,是不求任何回报的,不讲任何代价的,是天下最纯粹的、不带有任何金钱色彩的教育;最快乐,家长委员会作为一种自治组织,家长们的参与完全是自觉自愿的,这一特点,意味着家长们参加学校各种教育工作,对其价值具有最大的内在认同,参与本身带给他们的,是最快乐的一种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体验;最丰富,家长资源对于学校教育资源而言,是一种巨大的补充,是丰富多彩、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;最可持续,一批家长随着学生的离校而离校,必然又有一批新的家长伴随着新生的到来而到来,正因如此,家长教育资源具有丰富而多样的可持续性特点;最和谐,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,以亲情为纽带,必然呈现出和谐融洽的教育生态。
对于家长委员会建设,有些校长有不同的认识,担心家长委员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异己和对抗力量。我个人认为,这种担心是多余的。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,关键是坚持以下原则:
同心。在对待孩子未来的美好期盼上,学校与家长完全一致。
同德。没有哪位家长不关心孩子所在的学校,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孩子所在的学校越办越好。这就使家长与学校具有了“合作共事”的天然基础。
同向。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,家长与学校做到同心同德容易,做到“同向”,即对什么是好的教育、什么是共同追求的教育完全达成一致,并不容易。爱孩子是人人都会的事情,但会爱孩子,却不是每个家长天然能够做到的事情。我真诚地希望,学校与家长在育人为本上形成共识,在尊重规律上形成共识,在依靠科学上形成共识。我认为,要追求家长与学校教育的三个“同向”,最好的办法是让家长广泛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,并在参与中引领家长,让家长们感悟什么是好的教育,什么是真正的教育,什么是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。
同育。家长们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,收获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,还有与孩子们的共同成长。
家长教育资源也具有社会意义。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,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熔炉。家长们参与学校教育生活,一方面,教育了孩子;另一方面,成就了自己。在这里,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“爱孩子”走向“爱别人”、从“爱学校”走向“爱社会”的桥梁。家长委员会在家长们的这种蜕变中,促使广大家长从“小爱”走向“大爱”,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化意义。
编辑: 张立巍